最近重溫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,讀到一些故事,頗有感觸。
為了解決村民的照明和燃料問題,青年習近平決定到四川取經學辦沼氣,一些觀念保守的老年人直接反對:“挖那么個坑,填上糞,就能著火?不可能!”要帶領社員們在村里打淤地壩,有人議論:“搞不好勞民傷財,白忙活一場”;要辦代銷店,有人擔心被扣搞副業的帽子……反對聲下,青年習近平挨家挨戶做村民們的思想工作,講規劃,說道理,最終把一件件事情都辦成了。就像村民們說的:“近平敢擔當,能做事,心里裝著老百姓,又有一股闖勁”,才克服了困難、解決了問題、干出了成效。
故事雖小,意義重大;干事創業,惟有擔當。敢于擔當不僅是一種政治信念,更是一種發展能力。事實證明,黨員干部只有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,才能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;反之,缺乏擔當、不敢作為,任何夢想都不會實現,任何藍圖都難免成為鏡花水月。
聯想到前幾天召開的全區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。節后上班伊始召開這樣一次大會,就是為了號召全區各地各部門珍惜每一秒、抓緊每一天,盡快從過節狀態中走出來,與時間賽跑、向目標奮進,走好第一步、見到新氣象;也是為了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對黨忠誠、為黨分憂、為黨盡職、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,增強時不我待、只爭朝夕、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,增強守土有責、守土負責、守土盡責的責任擔當,以“在其位、謀其政、干其事、求其效”的擔當魄力,把自治區黨委確定的目標、部署的工作、定下的任務一項一項穩步推向前進。
人勤春來早,萬事日相催。注定不平凡的2022年,尤需黨員干部具備不一樣的擔當精神。今年,黨的二十大和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將召開,我區要抓好加快建設先行區、融入新發展格局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重要戰略任務,各項工作千頭萬緒、發展任務艱巨繁重,哪一項工作都不能耽誤,哪一項任務都不能延誤,否則影響的就是寧夏長遠的發展、現代化目標的實現。況且,現在全國各地百舸爭流、發展態勢逼人,擺在我們面前的,不是清淺見底的小河,不可能隨便挽起褲腿就能蹚過去;也不是開闊平坦的大道,任由我們閑庭信步就能走過去,縮小差距、迎頭趕上的“砝碼”,就是擔當。只有繃緊思想的弦、抓好定下的事,擔起自己的責,才能確保改革發展任務有序推進、全面落實。
敢于擔當從來不是一句空話虛言,需要黨員干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、關鍵時刻站得出來、危難關頭豁得出來,黨的事業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,群眾意見哪里集中就往哪里跑,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,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。正所謂,“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,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。”那些習慣于做“老好人”“太平官”“墻頭草”,“為了不出事,寧可不干事”,遇到矛盾驚慌失措、面對斗爭直打擺子,或多或少沾有“庸懶散拖浮”作風的黨員干部,與擔當作為無絲毫關系,工作中不僅成不了事,而且注定壞事、貽誤大事!
致力非凡之事業,定有非凡之精神、非凡之擔當。加快建設先行區、建設美麗新寧夏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賽道上,我們輸不起,也慢不得。推動“九個重點產業”“十大工程項目”“四大提升行動”等重點工作任務不斷取得新進展、新突破,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,就要振奮“虎”精神 ,拿出大擔當,甘當沖鋒陷陣的“虎賁”將,愿做勇往直前的“猛虎”兵,嚴格按照年初制定的“時間表”“路線圖”,調快進度、加大馬力、鉚足“虎”勁,在勇于擔當中推動工作落實,在主動作為中實現既定目標,用實打實的行動確保全區工作開好局、起好步,力爭“開門紅”、再上新臺階。(本報評論員)